本报讯 记者袁瑞娟 通讯员余泊报道 记者日前从河南省财政厅获悉,2016年河南省完成政府采购规模达1324.9亿元,较上年增长15.9%。其中,货物和服务类项目采购量有较大幅度增长。全年服务类采购金额为168.6亿元,较上年增长84.6%。
据介绍,2016年河南省政府采购工作按照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,以构建有利于结果导向的政府采购管理体制机制为导向,在主体结构优化、政策功能实施、采购模式创新、交易平台整合、PPP模式推广、合法权益维护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,亮点纷呈。
一是政府采购规模稳步增长,结构不断优化。全省2016年完成政府采购规模占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和GDP的比重分别为17.8%和3.3%,较预算节约资金149.8亿元,节支率为10.15%。
首先从结构来看,工程类仍是主体,但货物类和服务类也大幅增长。其中工程类采购金额为884.9亿元,较上年增长10%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66.8%;货物类采购金额为271.4亿元,较上年增长10.3%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20.5%,呈现了货物和工程同步增长的态势;全年服务类采购金额为168.6亿元,较上年增长84.6%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12.7%。其次,从省、市县采购规模占比来看,市县占据政府采购规模的绝对主体地位。省本级政府采购金额134.5亿元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10.2%;市县政府采购金额为1190.4亿元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89.8%。第三,从政府采购组织形式和采购方式来看,公开招标与集中采购占主体地位。公开招标方式的采购规模为1101.7亿元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83.1%;集中采购(含部门集中采购)的采购规模为905.8亿元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68.3%。
二是积极落实政府采购政策功能,支持节能环保和中小微企业发展。首先,加大政策宣传力度,支持节能环保采购。2016年全省强制和优先采购节能产品规模占同类产品规模的51.6%,全省优先采购环保产品规模占同类产品规模的43.6%,分别较上年增长35.2%和21.1%。其次,大力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。在政府采购活动中落实优先采购中小微企业政策,通过预留份额和评审价格折扣,促进中小微企业发展;积极探索政府采购合同融资,拓展中小微企业融资渠道;鼓励中小微企业联合参与政府采购活动等措施,服务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。2016年政府采购合同授予中小微企业的规模为1028.8亿元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77.6%。第三,促进国内相关产业发展。2016年全省政府采购国内产品1323.8亿元,占全省政府采购规模的90%以上。全省进口产品采购规模为1.1亿元,主要是环保、高校、医疗、科研单位购买的专用仪器设备。
三是积极创新采购方式,搭建网上商城,提高采购效益。探索以“互联网+政府采购”的新形态,依托河南省电子化政府采购系统搭建政府采购网上商城,通过承诺准入制引入电商参与政府采购,达到“市场可买、价格可比、便捷高效、公开透明”的目的,满足日常小额、零星采购需求,方便采购人,提高采购效益。有京东、国美等13家电商入围,于2016年6月1日试运行,随后于11月14日在省直单位全面上线,网上完成采购金额为2228.4万元,与协议供货商报价相比平均下降16.8%,节约资金450万元。
此外,在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建设和整合方面,河南省积极做好政府采购工作与平台的衔接。同时,该省还率先编制PPP项目资格预审文件、公开招标文件、竞争性磋商文件示范文本,规范PPP模式运作。在维护政府采购当事人合法权益,依法处理投诉举报事项方面,该省政府采购监管部门通过一一查证,先后对17家供应商、3家代理机构和6名评审专家进行了行政处罚,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。(中国政府采购报)
联系方式
电子邮件